聚焦新工業革命:迎頭趕上,將優勢變勝勢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任務尚未完成。即便如此,在新工業革命面前,我國依然具有不少優勢。我國要迎頭趕上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大潮,將優勢轉化為勝勢,還需要多方面努力。
我們有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新工業革命就地化、個性化生產等特點,進一步凸顯了市場規模、需求多元化的重要性,這正是我國的最大優勢所在。
具體來看,日益挑剔的“傳統需求”將推動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轉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快速增長的“新興需求”則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了廣闊空間,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要發揮好這一優勢,迫切需要構建開放、公平、規范的市場競爭秩序。
我們有相對雄厚的產業基礎。我國是制造業第一大國,門類齊全、規模龐大,電子信息、互聯網、新能源等新工業革命涉及的產業規模也居于世界前列。同時要看到,數字化制造要求對市場需求快速反應,為此不少發達國家開始實施再制造業化。這種就地化生產模式的興起,對我國大規模生產、大規模出口的發展模式形成挑戰。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也進一步凸顯了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不足。
我國技術創新也有重要突破。一些領域由技術的模仿跟蹤,轉向了自主創新、國際領先。但總體來看,與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創新鏈和創新聯盟,有效解決科技成果產業化不足等問題。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在進一步深化。從體制上看,面對新工業革命,我國具有進行統一部署、長遠規劃、集中推進的體制優勢。但新工業革命的組織模式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扁平化結構、分散合作式商業模式更為普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作用更為突出,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關系更為緊密。這些變化對體制機制也提出了新要求。應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減少對企業微觀活動的直接干預,為推進新工業革命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忠宏)
責任編輯:林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