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黨政考察團在廈門市學習考察
威海新聞網廈門訊(記者 連濤)7月26日至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率領威海市黨政考察團在福建省廈門市學習考察,學習廈門市在海洋經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自貿區建設、“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寶貴經驗。市領導王學文、高旭光、劉運、戴龍成等參加學習考察。廈門市領導國桂榮、林德志、陳永裕等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夕陽西下,海風輕拂,五緣灣游艇碼頭內,一艘艘游艇、帆船靜靜停靠,與碧藍的海水和遠處的跨海大橋形成一幅賞心悅目的美景。26日傍晚,考察團一行剛剛抵達廈門市就來到五緣灣游艇碼頭,詳細了解五緣灣片區概況和廈門市游艇產業發展現狀。得知目前廈門擁有非常成熟的游艇港和游艇產業集群,游艇產業綜合競爭力全國第一后,考察團成員對廈門搶抓機遇、積極拓展產業經營思路、大力培育游艇體驗市場的做法高度贊許,表示要充分利用威海的岸線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化海洋經濟發展布局,拓展提升海洋文旅產業,探索支持郵輪、游艇、帆船等新業態發展,推動海洋休閑體驗向高層次、高水平邁進。
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是廈門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陽光政務平臺,踐行“便民、高效、公開、廉潔”的服務理念,不斷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群眾辦事滿意率保持在99%以上。考察團考察了國土資源和房產綜合服務廳、社會保障綜合服務廳、“多規合一”工程建設審批服務廳等地。大家紛紛表示,廈門在政務服務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在“多規合一”、行政審批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探索形成了許多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亮點。要學習廈門的成功經驗,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突破口,不斷提高政府管理服務水平,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持續增強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和認同感。
在廈門軟件園三期展廳,考察團認真聽取了園區建設情況和各種高科技產品的介紹,并不時詢問技術合作和人才引進問題。廈門軟件園三期是廈門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千億產業鏈的核心載體,得知這里產業領域集中度高、自主培育孵化率高、單位面積產出高,考察團成員一致認為這是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樣板。要認真學習借鑒他們的做法,加快推動高端產業園區建設,緊盯主導產業,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不斷提升園區發展層次和質量效益。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2015年4月掛牌,是國內獨具特色涵蓋海、陸、空、鐵、郵輪母港聯動發展的自貿試驗區,率先形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多規合一”、兩岸青創基地、航空維修等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考察團一行邊走邊看、邊聽邊記,用心學習體會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產業平臺打造等經驗做法,表示要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發揮本土優勢,積極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為威海在對外開放中增創新優勢、邁出新步伐作出積極貢獻。
7月27日下午,考察團一行結束為期四天的南方考察學習之旅,返回威海。四天的考察學習,讓大家經歷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學到了鮮活的改革發展經驗,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責任感。一致表示,要將四省四市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做法運用到威海的發展實踐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科技人才支撐,加快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集群發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精致城市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大動力,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爭當走在前列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