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自衛還擊戰中的許同安烈士
嗖!嗖!嗖!
三發紅色信號彈,劃破夜空,從巴沙山口西南山坳里騰空而起,霎時,敵人的106號高地,槍聲、炮聲、爆炸聲連成了一片。
此時是1979年2月22日晚6時05分。我軍攻打106號高地的戰斗打響了。
擔任攻打106號高地主攻任務的是31師91團3營7連,該營重機槍連班長許同安等,隨本連副連長羅明學,加強配屬給7連,以重火力支援7連,攻打106號高地。
敵人的106號高地,位于越南封土縣城西北約9公里。該高地是封鎖巴沙山口的咽喉之地,是控制巴(沙山口)封(土)公路的要點。此高地三面深谷,坡陡,一面較平坦,荊棘叢生。敵人第316A師98團一部在此死守。
有著“攻如猛虎”稱號的7連及加強的重機槍、炮兵等我軍指戰員,不畏險阻,勇猛地與敵人展開戰斗。
擔任重機槍班長的許同安,不怕暴露身體,將重機槍架在一個山包上,居高臨下,噠噠噠——噠噠噠——抱著重機槍,推拉著發射柄,猛烈地向敵人掃射,直壓得敵人不敢抬頭。而我們的步兵7連干部戰士,個個都像小老虎,在許同安等重火器的有力支援下,踏著荊棘,攀巖走壁,直向106高地撲去,直打得敵人是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一片鬼哭狼嚎聲。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激戰,至晚上8點30分左右,我軍勝利奪下了敵人的106號高地。
我軍雖然奪下了106號高地,但,因為106號高地所處的位置重要,敵人是決不甘心就這樣將高地丟棄的。大家心里都明白,與敵人更大的戰斗,固守與反沖擊爭奪高地戰即將開始。
許同安與大家一樣,占領了106號高地,乘著夜幕下的月光,迅速構筑工事,同時,選擇好重機槍發射陣地。攻打106號高地時,他將重機槍架在明處、高處,為的是讓步兵戰友能在槍彈下像猛虎一樣貼地攻擊,也為的是將敵人的火力吸引過來,減輕步兵戰友進攻的危險性。而占領了106號高地,轉入防御打敵反撲反沖擊,就要將重機槍架在低暗隱蔽敵人難于發現、又便于前后左右沒有死角便于打擊消滅敵人處。許同安是部隊有名的“神槍手”“軍事技術能手”,他能在1分鐘內按要求架好重機槍,拉好準星缺口,閉眼對200米距離胸靶射擊打10環。他凡事總愛動腦筋,如在攻打106號高地時,他一看我重機槍發射陣地已被敵人發現,一聲令下:“轉移陣地”,陣地剛轉移,敵人的炮彈就落在剛轉移的重機槍發射陣地上。軍事素質好,凡事愛動腦筋,又經歷幾天戰斗鍛煉的許同安,看了看106號高地地形,就明白重機槍發射陣地選擇在什么地方合適。
架好了重機槍,構筑好了工事,許同安與大家一樣,都趴在戰壕上,目不轉睛地窺視著下面黑咕隆咚的山谷、荊棘叢。約在晚上十點鐘左右,突然,山谷的陡坡上,荊棘叢里,槍聲大作。果然不出所料,失去陣地一個多小時的敵人,就急不可耐地妄圖奪回陣地,由此第一次反沖擊開始了。隱蔽在低暗處的許同安,將敵人觀察得清清楚楚,只見他雙手推拉著重機槍發射柄,左右開工,反復掃射,直打得敵人哭爹喊娘,抱頭鼠竄。由于我全體指戰員嚴陣以待,火力準備充分,敵人的第一次反撲失敗了。次日,也就是2月23日,早6時40分左右,敵人又開始第二次反撲,妄圖奪回106號高地,結果,又被我們全體指戰員打了下去。7點10分左右,敵人進行第三次反撲,這次敵人改變了方式,先向被我們占領的106號高地進行炮襲,然后,以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分三路進行反撲,但還是被我們打了下去。7點30分左右,敵人又組織第四次反撲,敵人先向106號高地炮襲,同時,組織高射機槍掩護,以一個加強連的兵力,沿106號高地西南較平坦山背和該高地南側山谷,向106號高地輪番攻擊。由于連續四次打擊敵人反撲,我軍子彈消耗得已所剩無幾,手榴彈已全部用完,這種情況下,只能將敵人放近再打。
在這危急關頭,上級已命令8連和9連3排火速支援7連,但8連在行進中,被敵壓制在1071高地西南無名高地,前進受阻;前來支援的9連3排,又被815高地的敵人炮火攔阻于973高地以東150米一線。
此時的敵人,正端著槍,嗷嗷叫喚著,直往上沖,距我戰壕只有不到50米,敵人的手榴彈已投到我戰壕內。
為祖國英勇獻身的時刻到了。
英雄重機槍班長許同安,雙手緊握重機槍,近距離瞄準敵人,將剩下的有限子彈,準確無誤地直朝敵人掃去,直打得敵人屁滾尿流,鬼哭狼嚎。此時,7連連長負傷,副連長、一排長、重機槍排長和十幾位戰友犧牲,帶領許同安一同到7連的重機槍副連長羅明學,代替7連連長指揮。羅明學副連長,深知許同安這位來自山東乳山的班長,是個鐵打的英雄漢。在許同安重火力準確打擊下,竄上來的敵人,又被打了下去。
這時,我炮兵也在向敵1071高地、815高地實施火力打擊,使增援的我8連、9連3排,以解脫敵人的阻攔,火速向106號高地逼近。
正當我8連、9連3排趕到106號高地支援,敵人的第四次輪番反撲將徹底宣告失敗的時刻,只知抱著重機槍向敵人掃射的英雄班長許同安,被敵人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頭部,倒在了血泊里,這時,正在指揮戰斗的羅副連長,一把將這位跟隨他一起配屬到7連的山東乳山漢子英雄班長許同安抱了起來,要給他包扎,滿臉是血的許同安從昏迷中醒來,執意不要副連長包扎,而是又抱起重機槍,繼續向敵人掃射……
英雄的重機槍班長許同安,乳山人民的優秀兒子,就這樣,為祖國英勇地犧牲了,年僅22歲。
英雄的壯舉,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全體指戰員,大家化仇恨為力量,同仇敵愾,徹底打敗了瘋狂的敵人,并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了106號高地上。
自2月17日還擊戰打響,至2月23日許同安犧牲,7天時間里,許同安這位重機槍班長,每天都在戰斗,他曾配屬8連,攻打敵人13號高地,配屬給9連,攻打過23號高地,都出色地完成了作戰任務。
根據許同安生前表現和戰時事跡,上級給許同安榮記一等功,并追認他為中共正式黨員。
許同安為國英勇捐軀的英雄事跡,傳到了家鄉乳山,中共乳山縣委專門作出《關于開展向對越自衛還擊戰一等功榮立者許同安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并在縣城夏村,專門召開“開展學習英雄許同安活動大會”,還在英雄出生地諸往鎮許家村,為許同安烈士舉行了追悼會。許同安為國英勇捐軀,是家鄉乳山的光榮。
乳山大地,英雄輩出。乳山籍著名作家馮德英筆下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描寫乳山英雄兒女為建立新中國,與日本帝國主義、與國民黨反動派英勇斗爭的英雄壯舉,令世人贊嘆。馬石山十勇士事跡,一直在祖國大地傳頌。新中國成立后,乳山兒女響應黨的號召,保家衛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進行保衛祖國自衛還擊戰,勇于拋頭顱,甘愿灑熱血,僅在還擊戰中,乳山就有8位同志光榮犧牲,乳山英雄,層出不窮。
時光雖已流失,但英雄精神永存。在國家首個烈士紀念日的今天,在共和國65華誕之際,特謹以此文獻給為國英勇捐軀的一等功臣許同安戰友,獻給自衛還擊戰英勇犧牲的所有戰友。這些犧牲的戰友,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永遠活在祖國人民心中。他們的英靈,將與日月同輝,與共和國永在。
許同安,乳山市諸往鎮許家村人,1974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赴云南邊疆,31師91團三營重機槍連班長,1979年還擊戰在106高地反沖擊戰斗中,光榮犧牲,榮立一等功。(鄧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