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鹵地瓜面湯
老輩人最熟悉不過的記憶
母親說,提起地瓜面湯,那是咱土生土長的乳山人再熟悉不過的了。母親一代人小時候家里窮,平時只能吃玉米餅子和地瓜,能喝上這樣的面條是一種幸福,自己吃完后總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所以對地瓜面湯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在與母親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原來乳山的地瓜面湯一般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把地瓜打到籠屜上上鍋蒸,另一種是直接打到開水鍋里煮,這種方式做出來的地瓜面湯比較爽滑。不過,地瓜湯不像面條那么好做,因為地瓜面沒有筋,容易斷,所以地瓜湯得用特制的工作具,膠東人叫“打地瓜湯”。因其費事難吃,自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來,漸漸淡出了農(nóng)家人的飯桌,即使到現(xiàn)在,農(nóng)村老家也鮮見。
后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城里人卻越來越青睞它。有的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小吃店里做它,城里人很買賬,據(jù)說它與養(yǎng)生保健有關(guān),這年月只要與養(yǎng)生保健有關(guān)的東西,總會受到高程度地關(guān)注。
不一會兒,水燒開了,母親就開始打地瓜面條了,這手上的活可得麻利點,火也要急,不然難成形,我看著面條在沸水中翻滾著,淡淡的地瓜香也撲鼻而來……
扒皮狼魚加茼蒿做鹵最美味
吃地瓜面湯要開鹵,這開鹵很是講究,絕不能將就。
在海鮮鹵最常見也是最美味的就是扒皮狼魚加茼蒿。據(jù)了解,扒皮狼魚又叫馬面魚,可是一種營養(yǎng)相當(dāng)豐富的魚類,它的蛋白質(zhì)含量特別高,每100克魚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質(zhì),其他營養(yǎng)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鈣、磷、鐵等。扒皮魚肉可做藥用,治療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它的皮則可制成明膠。
“山區(qū)人以前用它做地瓜湯時,都是把魚做熟了,曬成干收藏,等要吃地瓜面湯的時候,再取一些干魚切碎,用熱油將蔥姜爆鍋,再加茼蒿打成湯鹵。如今,想吃個海鮮地瓜面湯,再也不用發(fā)愁弄不到為地瓜湯打鹵的魚了,只要到了漁汛,市場上就能買到。”母親說。
往鍋里加適量花生油,蔥、姜、蒜蓉?zé)湾仯闯鱿阄叮瑢⑾磧舻陌瞧だ堑膬擅妫钌鲜只ǖ叮又洛仯图澹凑嬗糜瓦^一過,加點醋、白糖、適量鹽。添水燒至沸騰,然后改用小火燒至入味。此時湯水潔白,如乳汁一般,扒皮狼的味道就出來了。再撒上綠色的茼蒿……雖然時隔多年,但母親的手藝可是絕不含糊啊。
聞之有食欲食之有快感
湯開了,把黑不溜秋、其貌不揚的地瓜面條,用筷子挑到碗里,然后澆上熱氣騰騰的扒皮狼茼蒿湯鹵,一家人就等著享用了……
陣陣醇香中,連原來一向不喜歡吃魚的我,也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細(xì)細(xì)地品嘗,頓覺魚肉細(xì)嫩,面條香甜滑軟,汁鮮味濃;再品,咂咂嘴,齒頰溢香,濃郁芬芳,口味獨特,味道留在舌尖,那滋味美得很哪,讓人忍不住接著要吃第二筷,真是久食不厭,痛快淋漓。
母親說,之所以覺得比小時候吃過的好吃,就是因為東西雖沒變,內(nèi)容卻變了。地瓜面還是那個地瓜面,鹵卻不是那個鹵了,膠東人都知道扒皮狼魚肉開鹵最好,現(xiàn)在條件好了,隨時可用,膠東海鮮多,隨便用點海米、小蛸、蝦仁、蛤肉等,都鮮美之極。也舍得用適量的油爆鍋,甚至用點五花肉,總之,材料豐富,再加上自己的巧手,調(diào)出來的鹵自然香飄四溢,聞之即有食欲,食之即有快感。 (劉興華)
